ad9_210*60
關(guān)鍵詞:
中國臺灣網(wǎng)  >   新聞中心  >   兩岸

辛亥百年有感:喚起兩岸共同的集體歷史記憶

2017年06月09日 14:23:10  來源:人民網(wǎng)
字號:    

  辛亥百年,是中國近代史集體歷史記憶的最好回顧,對兩岸關(guān)系來講,有太多的思想交集、史實啟導(dǎo)和時代意義。孫中山曾用“百年銳于千載”一語道破同盟會成立以前的百年世界潮流。今天看來,這句話恰也是辛亥以來百年的最好概括。

  歷史走到今天,兩岸的興盛和發(fā)展,可以說肇始于百年前辛亥革命的仁人志士完成了孫中山的“起共和而終帝制”的奮斗理想,開創(chuàng)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邁出了振興中華的第一步。孫中山和辛亥革命的這段集體歷史記憶兩岸都不能忘記。正因為如此,北京人民英雄紀念碑上一直鐫刻著武昌起義的浮雕,天安門廣場在每年都豎立孫中山的巨幅畫像。臺灣則將孫中山尊為“國父”,并以“孫學(xué)”研之。而南京中山陵、香山碧云寺和翠亨村每年都有兩岸往來的政要和百姓去拜謁,“中山艦”亦打撈建館參展。兩岸都尊孫中山為近代民主革命的先驅(qū),可以說沒有哪一個國家像我們兩岸四地這樣以他的名字命名這么多城市的街道、學(xué)校、公園、醫(yī)院、會堂。這說明所有中國人都銘記著這位共和的締造者。

  辛亥革命是中國近代歷史的見證。鴉片戰(zhàn)爭以后,世界列強侵入,使中國深陷積貧積弱的苦難,在炮艦下簽訂的《南京條約》、《馬關(guān)條約》、《辛丑條約》等,使中國每年白銀外流三千萬兩,亦將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lǐng)土臺灣割讓給日本。這就使包括臺灣同胞在內(nèi)的中華民族在壓迫和反抗中,尋找救國之道。孫中山三次到臺灣,曾派人組建興中會、同盟會分會,在臺灣策劃惠州起義,宣傳革命思想。羅福星、林祖密、蔣渭水等都響應(yīng)武昌起義,捐助孫中山,進行護法抗日斗爭;厮莅倌,兩岸在發(fā)揚光榮的革命傳統(tǒng)及在共同的抗?fàn)幹惺沁B在一起的。臺灣同胞在日劇時代留下的可歌可泣抗?fàn)帢I(yè)績,亦是載入中國史冊的。在兩岸的歷史里,這本來就是共同的集體記憶,是任何人無法抹去的。兩岸都應(yīng)銘記這段歷史。

[責(zé)任編輯:張曉靜]

张家港市| 旬阳县| 武胜县| 锡林郭勒盟| 延吉市| 琼结县| 安宁市| 陆河县| 华蓥市| 弋阳县| 伊吾县| 普宁市| 句容市| 衡阳市| 宁蒗| 泰顺县| 安义县| 东港市| 曲周县| 博野县| 乐山市| 柳江县| 沈阳市| 遵义市| 黔南| 桦川县| 原阳县| 阿拉善左旗| 渭南市| 玛纳斯县| 财经| 屏东市| 循化| 商都县| 建德市| 隆林| 准格尔旗| 和平区| 绥滨县| 盱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