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wǎng)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jīng)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fā)布會 | 新聞人物

日本地震一周年臨諸多挑戰(zhàn) 被指“站在十字路口”

時間:2012-03-19 10:53  來源:瞭望新聞周刊

  寫在“3·11”地震一周年之際

  “3·11”地震暴露和凸顯了日本社會的一些深層次矛盾和根本困難

  日本“3·11”地震已經(jīng)過去一年。作為當時身在東京的經(jīng)歷者,《瞭望》新聞周刊記者至今仍對那地動山搖的時刻記憶猶新。盡管一年時間過去,但這次地震、海嘯和核事故造成的復合型災害仍在影響著日本。“3·11”地震暴露和凸顯了日本社會的一些深層次矛盾和根本困難。要解決這些問題,日本必須作出重大選擇。可以說,今天的日本正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

  災害創(chuàng)傷影響深遠

  “3·11”地震造成的后果,時至今日,仍在困擾日本。

  其一,核事故善后處理仍有諸多問題。2011年3月,在核事故發(fā)生后約10天,本刊記者曾在福島市采訪東京電力公司福島現(xiàn)場負責官員。當時這位官員就已表示福島核事故將長期化,且不是“半年”、“一年”能夠解決的。如今,盡管日本政府宣布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反應堆已經(jīng)低溫冷停堆成功,但這種說法的可信度即使在日本國內(nèi)也存在相當爭議。畢竟,核電站每天仍在向外界釋放放射性物質(zhì),事故機組的溫度也時常出現(xiàn)異常變化,外界很難確認其內(nèi)部真實情況。更何況,目前的所謂冷停堆只是暫時控制住了局勢的大幅惡化,但無論是日本政府還是東京電力公司都還沒有拿出可行的拆解反應堆方案。

  此外,已有的核污染區(qū)如何洗消除染,也是重要的現(xiàn)實問題。核事故造成1.16萬平方公里土地需清除放射性污染,面積達到日本國土的3%,涉及福島等7個縣以及首都東京。一年來,日本在這一問題上并未拿出太多實際辦法,仍處于前期的調(diào)查、統(tǒng)計和論證階段。這不僅涉及到巨額的除染費用,更涉及污染區(qū)居住的大批人口的安全問題。

  其二,重建進程進度不一。一年來,本刊記者多次前往災區(qū),采訪日本災后重建進程。實事求是地說,災區(qū)廢墟清理和臨時板房建設(shè)成績斐然。過去的海嘯災區(qū)基本上已經(jīng)清理干凈,廢墟大多已經(jīng)分類堆放,數(shù)十萬套臨時板房已經(jīng)建成并入住,充分體現(xiàn)了日本作為發(fā)達國家的能力。

  可是,災后重建也有其進展緩慢的部分:首先,由于擔心輻射污染,日本其他很多地方拒絕幫助處理海嘯垃圾,因此已經(jīng)清理出的約2200萬噸廢墟垃圾目前不過處理了約6%,剩余的還要在災區(qū)長期堆放下去,已成“老大難”之勢;其次,盡管災民目前可以住在臨時板房,但板房的使用期限只有2年,也就是說,至2013年下半年,30余萬戶災民就需要入住正式的房屋。但是,此類重建房屋的整體計劃和預算尚無著落,因此目前僅建成了36戶。在今后的時間,這也是一個艱巨的任務(wù)。再有,由于無法保證今后不再發(fā)生類似的海嘯,因此此次毀于海嘯的諸多沿海城鎮(zhèn)是否重建、如何重建,仍有諸多爭議。這也使得這些地方在清理廢墟后只能留下空空蕩蕩的地面,看不到重建的跡象。沒有城鎮(zhèn)的重建,也就沒有就業(yè)機會和地域社會,這必然會影響數(shù)十萬災民的長遠生活。

  其三,延續(xù)的心理影響。在地震之后,本刊記者在日本又工作了大半年時間,可以感受到,“3·11”地震及福島核事故對普通日本人的心理影響極為深刻。特別是核污染一事,由于政府初始應對的失誤和信息不透明,造成普通居民的普遍恐慌和擔憂。在超市,產(chǎn)自福島及周邊地區(qū)的食品明顯價格較低,甚至從貨架上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九州的牛奶、關(guān)西的蔬菜等。在生活中,人們對災害的心理預期增強,各式各樣的防災用品成為購物網(wǎng)站上的熱門搜索詞。此外,由于災后處理和核事故善后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相當一批民眾對日本政府有較強的失望情緒,甚至一些地方政府對中央省廳也有很強烈的“看法”。

  深層問題與困難的挑戰(zhàn)

  在災害發(fā)生之前,日本社會就面臨兩個根本性的困難,一是人口問題,一是財政問題。這成為日本社會諸多表面問題的根源。

  在人口方面,日本的少子高齡化已經(jīng)發(fā)展至相當嚴重的程度。2010年,日本65歲以上人口的比例已達23.1%,由于戰(zhàn)后生育高峰期人口在這幾年陸續(xù)度過65歲“門檻”,至2020年這一比例將達到27.9%。從今年到2020年,日本還將增加約500萬老齡人口。日本是長壽社會,醫(yī)療保障水平相對較高,陡然增加的老齡人口,將嚴重加劇政府的財政負擔。

  與此同時,日本人更加不愿意生孩子。日本人口的出生率1970年能達到18.8‰,1990年就降至10‰,至2008年更降至8.7‰。自2005年開始,日本人口已呈現(xiàn)自然減少趨勢,這給社會勞動力供給造成很大問題。特別是1990年出生的孩子今年已經(jīng)大學畢業(yè),今后的新增就業(yè)人口將逐年減少,這意味著,今后日本社會將切切實實地嘗到“年輕人不足”的感覺。

  人口問題具有長期性和滯后性,日本的現(xiàn)狀目前尚無改善的跡象。這將從根本上限制日本社會的勞動力供給、國內(nèi)市場規(guī)模、福利負擔能力等眾多“硬指標”。

  在財政方面,自1990年代之后,日本中央政府的國債余額不斷攀升,目前已經(jīng)接近1000萬億日元,相當于政府每年財政收入的約25倍。而且,民主黨于2009年上臺后,國家支出進一步增加。在如今政府每年90余萬億日元的預算中,有40余萬億日元資金來源于國債。也就是說,借貸已經(jīng)超越了稅收,成為每年政府預算中的首要收入來源。政府正在依靠借錢度日。

分享到:
編輯:吳怡

相關(guān)新聞

圖片

本網(wǎng)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

仁布县| 乐清市| 富平县| 华容县| 博白县| 莱芜市| 洪雅县| 凌源市| 铜鼓县| 曲周县| 安丘市| 来宾市| 沾化县| 牡丹江市| 安庆市| 上高县| 台东县| 黑水县| 临清市| 平乐县| 九龙城区| 金溪县| 剑阁县| 略阳县| 白玉县| 雷州市| 阜新市| 墨竹工卡县| 辛集市| 平定县| 页游| 廉江市| 长寿区| 保山市| 高要市| 新干县| 香河县| 罗平县| 吐鲁番市| 调兵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