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wǎng)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wǎng)移動版

有種愛叫做年后的行李箱:父母把牽掛塞得滿滿當(dāng)當(dāng)

2018-02-22 10:56:00
來源:經(jīng)濟(jì)日報
字號

  原標(biāo)題:打開年后的行李箱 

  有一種愛,叫作打開年后的行李箱……

  家是離別的起點(diǎn),家是啟航的開始。當(dāng)我們化身候鳥,在家與工作崗位、學(xué)校之間往返時,返程的行李箱總是比回家時更沉。行李箱里攜帶著長輩的切切愛意,也背負(fù)了對新一年新開始的期盼。

  行李多了四個蘋果 

  □ 于中谷

  蘋果的含義早已不再是“平平安安”,它又有了故鄉(xiāng)的味道,一種鄉(xiāng)愁。因?yàn)?這蘋果啃起來,跟以前的味道比,多了很多不同

  不知從何時起,每次從甘肅老家返回北京,母親都要裝上四個蘋果才肯放行?蓪ξ叶,這四個蘋果不只是一份心意。

  最開始,四個蘋果出現(xiàn)在春節(jié)假期結(jié)束、返程的行李包里。

  上大學(xué)的時候,寒假時間短,又因?yàn)槭嵌?行李包里主要從家里帶些熟肉、枸杞、油餅等,以吃食為主。冬天,家里蘋果也多,都是又紅又大的紅富士?赡苁浅阅伭说木壒,蘋果多以觀賞為主,我不會輕易動嘴,不像小時候那樣,一次能啃它四五個。

  行李包本來就不大,裝了些吃食之后,剩余空間極其有限。這時,母親非要往里塞蘋果,不多不少,就四個。往往是一番爭執(zhí)后,遂了她愿。再往后,母親明著硬塞、暗地里藏,都把蘋果妥妥地放進(jìn)了包里。

  有幾次,坐在來往北京的火車上,拿著油餅就蘋果吃,其實(shí)蠻香。這時想起,在家百無聊賴的時候,才會想起蘋果,可拿起來又放下。一等回到學(xué)校,打開書包,看到母親藏在里面的四個大蘋果,心里還會涌起一股暖流。

  回憶童年,往往就是從一股暖流開始。小時候的冬天,最好吃耐得住吃的就屬蘋果。有一種青蘋果,剛買來吃是澀澀的,有點(diǎn)苦。等把成袋的青蘋果放入空水缸里,蓋上蓋子,悶它十天半月,再拿出來吃,那味道就仿佛牛奶一樣,香氣四溢。那時候一個冬天能吃掉五六袋子青蘋果。當(dāng)然,還有黃蘋果、紅蘋果,但我最愛吃青蘋果。母親記得。

  再到后來,我去北京師范大學(xué)讀了文藝學(xué)的碩士研究生。當(dāng)時文藝學(xué)研究中心正當(dāng)鼎盛時期,“掌門人”童慶炳先生還健在。他在新生元旦晚會上唱了首俄語歌,然后給我們講了一個關(guān)于“青蘋果”的故事。

  故事很簡單,說的是一個年輕人獨(dú)自到沙漠去冒險,不小心丟失了全部行李,迷了路。他六神無主,慌亂地翻遍了所有口袋,終于在一個褲子口袋里發(fā)現(xiàn)了一個青蘋果。他聞了聞這個青蘋果,覺得這是一個水庫,是一個糧倉,且無比清香。他握著這青蘋果,朝一個方向走去。每每精疲力竭時,他就手握青蘋果看一看聞一聞,又向前走,直到第三天黃昏時分,他驚喜地看到了綠樹紅花,原來已經(jīng)走出了沙漠。

  這個故事讓我對青蘋果有新的認(rèn)識。故事里的青蘋果是年輕人走出沙漠的唯一依靠。他很幸運(yùn),撿回了一條命。這個青蘋果,代表著希望,代表著夢想,代表著一種信仰,驅(qū)動人向前,支撐人不倒下。人生在世,總是要堅守一些東西,從一開始就一直默默守候,不懈怠,不拋棄。

  從那以后,不光是青蘋果,就是其他的蘋果都仿佛成了青蘋果。我想,這其實(shí)就代表著被歲月塵封的那顆初心。人在年少時,渴望長大。長大了,翅膀硬了,就遠(yuǎn)走他鄉(xiāng),尋找夢想。一路奮進(jìn),越走越遠(yuǎn),以至于將記憶深處的它遺忘,使得自己迷失在物欲橫流、燈紅酒綠、煙雨樓臺?墒沁@個初心,母親記得。

  如今再看這四個蘋果,是兒行千里母擔(dān)憂的寄托,是慈母手中線的不舍,是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的想念。伴隨著初心成長,蘋果的含義早已不再是“平平安安”,它又有了故鄉(xiāng)的味道,一種鄉(xiāng)愁。因?yàn)?這蘋果啃起來,跟以前的味道比,多了很多不同。

  聒碎鄉(xiāng)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想通了這些,以后母親再裝蘋果,雖然嘴上說嫌麻煩,心里卻是美滋滋的。

  多帶一點(diǎn)家的味道 

  □ 雷 婷

  父母把我們在家多吃了一口的東西都記住,等我們離家的時候,他們一樣兒不落地都放在行李箱里,邊塞邊囑咐,哪些可以放冷藏要快點(diǎn)吃完,哪些可以放冷凍慢慢吃,盡可能讓家的味道再飄遠(yuǎn)一點(diǎn)

  在外地工作多年,每年春節(jié)回河北過年前,問父母想不想要我?guī)c(diǎn)當(dāng)?shù)赝撂禺a(chǎn)回家,爸媽總說不用帶,家里吃的可多了,趕緊回來吃?擅看渭倨诮Y(jié)束的時候,行李箱絕不會空,媽媽總是裝上比年貨還要多的“自制特產(chǎn)”。

  我家祖籍四川,每年過年的飯菜充滿濃濃的川味。比起大多數(shù)人,從小到大我的口味總是多變。每過幾年就換一道愛吃的菜,從炒豬肝、鹵雞爪、豆瓣魚到白斬雞?稍趮寢尩挠洃浝,這都是我愛吃的菜。

  每年臨近春節(jié)的幾天,經(jīng)常會接到媽媽打來的電話:“我在買菜呢,有沒有什么想吃的?”“別買什么魚呀肉呀的!買點(diǎn)青菜就好啦!”雖然我總這么說,但回家后,還是能看到廚房和陽臺的地上擺滿了最新鮮的菜和河北當(dāng)?shù)氐母鞣N特產(chǎn)。其中還有很多我喜歡吃的南方菜,比如豌豆苗、鮮豌豆、茭白、馬蹄蓮、折耳根。雖然早市或超市經(jīng)常也能買到一些,但一次買這么全,要開車去專賣南方菜的市場。

  大家都說“有一種餓叫你媽覺得你餓”,我媽媽解決這種餓的方法除了做給我吃還有教會我做。最近兩年我更喜歡吃蒸燒白,蒸燒白最正宗的做法是用芽菜,而最好的芽菜得是宜賓所產(chǎn)的。為了教我做菜,媽媽提前網(wǎng)購一大包宜賓芽菜。

  這不,我剛回到家,媽媽就拿出買好的五花肉開始教我做菜。“肥瘦相間的五花肉燒毛刮凈后清洗干凈,煮至七成熟撈出濾干水分,趁熱抹上醬油和糖,糖最好是用甘蔗做的磚紅糖,然后將處理好的肉段切片擺在碗里,擺好后將洗好的芽菜和細(xì)竹筍碼在肉片的上面,在最上層撒上醬油、紅糖和其他調(diào)料上高壓鍋蒸熟。肉要蒸得很耙,肥肉部分入嘴一抿就化最好,蒸好后用盤子倒扣過來就行了!眿寢屢贿呑鲆贿厒魇谒摹蔼(dú)門技藝”。

  “蒸燒白你自己做的還不好吃,缽缽雞(白斬雞)的調(diào)料都給你配好了,你澆上熱油就好了。這些都帶上,自己炒點(diǎn)新鮮蔬菜,能好好地多吃幾天!眿寢屵呎f邊為我裝行李。每到假期要結(jié)束時,媽媽總是一早起來去早市買最新鮮的菜,忙碌上大半天,準(zhǔn)備好一大堆給我?guī)ё叩氖称。除了歷年常備選項臘腸臘肉,爸媽恨不得把家都給搬來了。一早做好的蒸燒白用保鮮盒裝好,前一天才蒸好的鮮蝦和螃蟹用厚厚的密封袋包好。家里能吃的能喝的能用的,能帶啥就帶啥。

  每次上路都覺得東西好多,一手拉著沉重的行李箱,一手拎著一個超大的袋子,背上再多一個背包。一路上墜的手疼肩疼,但回來后覺得滿滿都是愛,爸媽給帶的“年貨”吃到元宵節(jié)還能再擺出一桌大餐。

  子女在外工作,父母總有一種“你媽覺得你吃不好”的感受。父母把我們在家多吃了一口的東西都記住,等我們離家的時候,他們一樣兒不落地都放在行李箱里,邊塞邊囑咐,哪些可以放冷藏要快點(diǎn)吃完,哪些可以放冷凍慢慢吃,盡可能讓家的味道再飄遠(yuǎn)一點(diǎn)。

  把“年”帶回京 

  □ 李華林

  帶回北京的那幾塊臘肉,時刻都在“勸我早還家,綠窗人似花”

  朝辭湖湘彩云間,千里京城一日還。假期結(jié)束,從家歸來,行李箱里卻依舊裝滿了過年的氣息。

  家里的年,是從年夜飯開始的。與別處不太一樣的是,家鄉(xiāng)的年夜飯,是指大年三十凌晨的那頓早餐。天還未亮,聲聲爆竹叫醒了尚在睡夢中的人,“今歲今宵盡,明年明日催”。

  平常十指不沾陽春水的父親,年夜飯卻是他的專屬舞臺。父親張羅的年夜飯,從來沒有簡單應(yīng)付的。提前一天就將各種佐料、菜品準(zhǔn)備妥當(dāng)。菜肴的配置自有講究,葷素搭配,甜辣相宜。上陣操作時,他腦子里有著有條不紊的節(jié)奏,哪道菜是序曲,哪道菜是高潮,哪道菜該轉(zhuǎn)調(diào),哪道菜用來結(jié)尾,井井有條。以他為指揮,家里人一起打下手,生火、擇菜、煮飯……蒸騰的煙火,脈脈的溫情,活色生香的過年味道。

  年飯必不可缺少的就是臘肉。一般父親在年前的一個多月就開始準(zhǔn)備過冬的肉,市場上挑那上好的白條肉,或肥或瘦,稱上大幾十斤。回家將肉切成長條,打上孔,撒上鹽進(jìn)行揉搓,一層層碼好放入盆,每隔一兩天翻倒一次,腌制七天。待鹽入味,用細(xì)麻繩穿過孔去拗成圓圈打個結(jié),滴干水,再把肉掛在懸梁上開始漫長的煙熏過程。

  和春聯(lián)、爆竹一樣,在這個湘西北的小城里,臘肉已成了過年的符號。每到臘月,村莊農(nóng)家中,向陽的院子里掛起串串臘肉;市井高樓里,家家戶戶陽臺上曬起塊塊臘肉。一年又一年,多少日子就這樣一如既往地延續(xù)。

  臘肉的做法多種多樣,或燒、或蒸、或煮、或燉、或煨,或是主賓、或是配菜,樣樣皆宜。而父親最拿手的做法,是辣椒炒臘肉。先在鍋里淋上一層油,將切成片的臘肉和青椒放在一起爆炒,直到青椒皮變焦,臘肉片滲出黃燦燦的油,臘肉顏色漸紫紅、肉質(zhì)漸焦脆,辣中帶煙熏味,再盛在大碗里,黃亮亮,油閃閃。

  全家人圍坐在餐桌一起用餐,過年儀式正式揭開序幕。香氣四溢的臘肉、火辣辣的剁椒魚頭,熱氣騰騰的芋頭青菜……一個月的準(zhǔn)備,只為這桌上的豐足,桌上的飽滿。菜肴的名目,是一家人的口味與習(xí)慣,在時間的漏斗里流下來。正是房不在大,人齊則暖;菜不在貴,有心則珍。這頓飯,必然是吃得越慢越好,從天色暗黑吃到晨光熹微,吃到天邊泛起魚肚白,吃到日出東方,如此才能長長久久,瑞意吉祥。年與食物,濃縮了我們的生活,承載著兒時簡單的歡喜和此時的濃情蜜意。沒有過多的抒情和祝愿,杯來盞去間,多少煩惱事,都付了笑談中。

  自十八歲離家去異鄉(xiāng)求學(xué),到二十六歲定居北方工作,從前熟悉平常的一日三餐變成了奢侈的念想。父母成全我的每一次選擇,只將羞于表達(dá)的愛和惦記,藏在每次歸家后豐盛的餐桌上和行囊里。春節(jié)在家七日,他們的愛意太深,嫌時間太短,把各種好吃的輪番端上,盡力要將我在外所受到的“饑寒苦”通通彌補(bǔ)上,不吃到“胖若兩人”不罷休。

  返程告別的前夜,母親將熏制好的幾塊臘肉包裝好塞進(jìn)我的行李箱:“知道你嫌麻煩,但是帶上幾塊,想吃了可以解解饞……”絮絮叨叨的叮囑里是想親身照顧而不能的牽掛,而我?guī)Щ乇本┑哪菐讐K臘肉,時刻都在“勸我早還家,綠窗人似花”。

  放心家里,安心工作 

  □ 溫濟(jì)聰

  在塞滿返京行李箱的同時,老爸老媽也把對兒女的牽掛塞得滿滿當(dāng)當(dāng)

  有一種愛,叫打開年后的行李箱……

  記得有一年大年初五,我拖著一個不大的行李箱,從老家沈陽回到北京。一路上,我莫名地感到行李箱如此“沉重”。我小聲嘀咕著:按理說,老爸只給我行李箱放了幾件換洗的衣服,外加幾斤我愛吃的水果,這箱子哪來的這么重?

  故事要回溯到大年三十。

  那天中午,我高高興興地從北京乘坐火車回到了老家沈陽,本以為像往常一樣,老爸老媽早早就到站臺迎接我,可當(dāng)我出站臺時,卻只見到老媽一個人。我當(dāng)時臉色就有些暗淡,還帶著些情緒地問老媽:我爸呢?他怎么沒來?平時不都你們兩個人來接我么……今天他不是放假嗎,他去跟鄰居打麻將了?又去與朋友們聚會喝酒了?

  可當(dāng)我回到家,看到躺在床上“休息”的老爸時,我才得知,老爸三個月前在工作途中遭遇了車禍,他被甩出車窗外五六米遠(yuǎn),十多根兒肋骨骨折,住了一個多月院。我一時驚呆,接下來就是眼淚瘋狂往下掉。老爸可能從來都沒見過我哭得如此傷心,便用手支著床吃力地坐起來安慰我:“大男子漢哭什么,爸爸這是命大,沒有生命危險,也沒有大的硬傷,就是骨折而已。等‘傷筋動骨’一百天后,爸爸就可以正常工作了!

  “您為什么不早點(diǎn)告訴我?您住院時,我周末可以回沈陽啊,我也可以請假多陪您幾天……”我有些不解地問。

  “爸爸真的沒多大事兒,一點(diǎn)兒也不嚴(yán)重。爸爸怕耽誤你工作。你在北京找個好工作不容易,現(xiàn)在正處在事業(yè)的上升期,爸爸想讓你安心工作,不想給你添麻煩!

  剎那間,我的眼淚又濕潤了。

  這次濕潤,不只是擔(dān)心老爸的身體,更是源于內(nèi)心對老爸的愧疚。

  來京工作五年,每每冬日的北京氣溫驟降時,作為老爸,他總在七點(diǎn)半看完央視天氣預(yù)報后,就叮囑我明日北京降溫;而作為兒子,我卻很少關(guān)心沈陽冬日里零下20幾攝氏度的嚴(yán)寒,很少叮囑老爸注意保暖。

  去外地出差對當(dāng)記者的我來說,是家常便飯的事兒。作為老爸,他總是關(guān)心我坐飛機(jī)出差是否安全落地,出差的地方安不安全,能否按時吃飯;不管回到北京是夜里幾點(diǎn),他都要等我安全到家后才能安穩(wěn)入睡。而作為兒子,我卻很少關(guān)心他出差的行程,是否平安回到沈陽。

  努力寫好每一篇報道,是我的工作也是我的職責(zé)。作為老爸,他總是第二天一大早起床,早早閱讀起了電子報,成為我最忠實(shí)的讀者;他總是叮囑我要“安心工作”。而作為兒子,我卻很少關(guān)心他的工作,也不知他最近的工作是否順利。

  往事一幕幕,愧疚一幕幕,你的眼光你的笑伴我今日成長;北京一重重、沈陽一重重,你的叮嚀你的淚是我心中最痛。

  “愛是陪我們行走一生的行李”。

  萬語難訴爸媽的疼愛,千金難買父母的惦念。在塞滿返京行李箱的同時,老爸老媽也把對兒女的牽掛塞得滿滿當(dāng)當(dāng),期盼明年春節(jié)時的歸來與團(tuán)聚。對于兒女來說,多關(guān)心父母,多陪陪父母,時常向家里報個平安,才能不辜負(fù)父母沉甸甸的愛。

  我終于知道我的行李箱為什么如此“沉重”。

  我的眼睛又濕潤了……

[責(zé)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