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募捐頻遭“反轉” 有車有房就不能發(fā)起眾籌嗎

2021-08-18 09:08:00
來源:中國青年報
字號

  募捐頻遭“反轉” 有車有房就不能發(fā)起眾籌嗎

  有車有房還能發(fā)起眾籌嗎?最近,廣東順德一起燒傷家庭的籌款事件引發(fā)爭議。兩家人同乘一輛車出行,途中遭遇汽車起火意外事故被送到醫(yī)院急救。因面臨巨額醫(yī)藥費,而在某網絡公益眾籌平臺發(fā)起籌款請求,并很快完成了600萬元的籌資目標。隨后,獲得400萬元善款的梁姓燒傷家庭被網友曝出有房有車有產業(yè),部分網友由此提出質疑。(中國之聲8月13日)

  在此番爭議中,該燒傷家庭與質疑網友的說法都有合乎情理之處。傷者的哥哥稱,弟弟一家開設一個工作坊,有一幢自建房和一臺小轎車,家庭情況不算差,但談不上富裕,“支付幾百萬元的巨額醫(yī)療費還是遠遠不夠”。而在一些網友看來,他們此前不告知家庭真實情況的做法,模糊了雪中送炭和錦上添花的界限,自己也會有種被欺騙的感覺。

  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認知錯位,最關鍵的問題,還是在于募捐信息的不對稱。由于眾籌時捐款人無法真實、全面地了解募捐者的基本家庭狀況,一旦此后這些信息被曝光,發(fā)現(xiàn)他們并非如此艱難,便很容易產生善意被消費的負面感受。事實上,回顧羅爾事件、小鳳雅之死、“賣慘抗癌up主”等備受爭議的案例,關鍵募捐信息的缺位,正是造成事件一再“反轉”,當事人(家庭)被反噬的重要原因。

  一方面,一些求助者為了獲取更多捐助,會有意進行選擇性呈現(xiàn),刻意突出自己特別“慘”和“不容易”的一面,隱瞞“不利于”引發(fā)同情的個人信息。尤其是在自媒體故事化、情緒化的表述下,公眾心底最柔軟的部分很容易被觸發(fā),在“淚點”被精準擊中后慷慨解囊。

  另一方面,這樣的隱瞞和誤導,則很可能為此后的“反轉”埋下伏筆。當求助者的情況成為焦點,相關信息的缺失更是會留下太多“腦補”空間,甚至成為謠言滋生的溫床。在小鳳雅事件中,患病女童的父母一度被指利用孩子病情籌款后放棄治療。隨著騙捐的質疑聲迭起,類似“小鳳雅被父母虐待”“重男輕女”等缺乏根據(jù)的說法也流行開來,使原本充滿善意的募捐活動最終成為一地雞毛。

  真實是開展公益活動的基礎和前提。具體到廣東燒傷家庭的事件中,只有了解到該家庭的真實經濟狀況,人們才會根據(jù)事情的必要性和緊迫性作出判斷,從而決定要不要捐助、捐助多少。如果信息披露不全,其實就造成了對真實性的傷害,也是對愛心人士知情權的不尊重。

  很多時候,一些求助者存在公布自己“有房有車”后無法獲得社會同情的顧慮。正如公益專家王振耀所指出的,公眾對受助人一般會有特別慘、特別無助的想象。我們也要意識到:隨著社會整體生活水平的改善,求助者的背景和實際情況也千差萬別。面對突如其來、動輒耗費數(shù)百萬元的無妄之災,家里不“窮”并不意味著沒有困難。特別是在短期內需要大量資金治病的情況下,即便有房有車也不代表能一下子拿得出這筆錢。對此,公眾的慈善觀念也應與時俱進,對困境中的求助者心存更多理解而非苛求。

  近些年,互聯(lián)網公益眾籌平臺的發(fā)展,確實為公眾傳遞善意、扶危救困提供了重要渠道。不過類似公益被營銷、善意被利用的案例,也對平臺運行的專業(yè)性和科學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切實解決捐助信息不對稱的問題,還是要從制度設計上入手。

  比如,針對家庭基本情況等關鍵信息,不能只靠用戶在前端如實填寫,平臺也應做好事實核查工作,對存在信息風險的情況盡到提示之責。對于善款流向,也應盡量實現(xiàn)公開透明、專款專用,避免讓款項成為一筆糊涂賬。

  公眾的善意,是美好情感的表達。但這樣的情感,不應被有意煽動、被隨便濫用。讓公益回歸理性、專業(yè)的軌道,減少因信息不對稱造成的誤解和傷害,應當成為一種共識。

  任冠青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任編輯:楊永青]
镇雄县| 平谷区| 甘孜| 大丰市| 凤庆县| 廊坊市| 泸州市| 楚雄市| 贵州省| 丹棱县| 方城县| 台江县| 宜章县| 黄浦区| 临海市| 新源县| 大庆市| 泗水县| 仙桃市| 巨野县| 凤凰县| 大余县| 南汇区| 东宁县| 任丘市| 宜章县| 五原县| 海南省| 靖宇县| 兴宁市| 扬州市| 贺州市| 衡阳市| 汝阳县| 合作市| 鹤峰县| 崇州市| 天水市| 建阳市| 白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