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中國臺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柯文哲無厘頭施政的禍害正要開始

2014年12月10日 08:23:00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柯文哲與林聰賢見面時,提出要修改北宜直鐵的路線,為了要縮短8分鐘的行程。(圖片來源:港媒)

  無黨籍臺北市長當選人柯文哲,自當選后隔天就如同他在當選感言所說的,太陽升起的時候就開始工作,期間除了公布兩位副市長、衛(wèi)生局及體育局長人選、以及開放網絡票選臺北勞動局局長外,就是到處進行拜會。不僅因為交接問題與現任臺北市長郝龍斌見面,也與新北市長朱立倫、宜蘭縣長林聰賢,以及與桃園市長鄭文燦見面,見面當然免不了要提出共同施政意見,不過卻也引來不少爭議。

  臺灣《中央日報》網絡報9日發(fā)表評論說,柯文哲最大的爭論莫過于柯文哲與林聰賢見面時,提出要修改北宜直鐵的路線,為了要縮短8分鐘的行程,將原先避開翡翠水庫的集水區(qū)的路線改為經過,并表示有關環(huán)保問題交由專家解決。姑且不論環(huán)保專家會怎么解決如此高難度的問題,只要想到要拿大臺北600萬人的飲用水當代價,只為了換取那節(jié)省的8分鐘,不知道這算盤怎么打的?

  柯文哲事后表示環(huán)保絕對重要,他的想法是能否在不犧牲環(huán)保前提下,尋求路線最高效率,如果環(huán)保不能做到,那也沒辦法;科學在進步,以前做不到的事,后來技術進步而變得有可能;每人都可提意見,在公開透明態(tài)度下討論,再向市民報告結論。原來他只是想提出意見供大家討論,不過他要習慣的是,作為市長當選人及未來市長,任何意見的提出都有主導性的作用,因此要格外謹慎!

  想想他從當選隔天開始到現在,已經提出多少點子了,包括忠孝東路公車專用道暫不拆除、12年“公共教育”尊重郝龍斌市長的既定政策、派出所裁撤改由行動警備車、北捷、桃捷公司合作方式朝向“交叉持股”、捷運南港線延伸至基隆,以及北宜直鐵行經翡翠水庫的集水區(qū)等的提議,每一項提議要落實,都要無數的財有力與人力的投入,以及臺當局與地方政府的配合,不是想提就可提。

  就以忠孝東路公車專用道、12年“公共教育”分發(fā)制度為例,選前提議要拆、要修,但是選后立即180度大旋轉,暫不拆與暫不修,如此豈不讓當初投票給他的選民失望?有必要那么急著在尚未全盤了解情況下就表達看法嗎?現階段最重要的事是,組成市府團隊,畢竟市府不是一個人在施政而已。

  當然不是說選舉時的政見在了解現況有窒礙難行之處還要硬推,而是在當選后要設法先花時間對市政進行一番瞭解后,再透過市府團隊的集體力量逐步改善,而不是像現在一樣,每有想法就立即對外表達,事后又開始修正。例如,派出所裁撤與見警率的提升是否有必然的關系,似應請教警政專家的意見后再決定,而不是提出后出現爭議時,再表示只是提出討論議題。

  北捷、桃捷公司合作方式朝向“交叉持股”、捷運南港線延伸至基隆,與北宜直鐵行經翡翠水庫集水區(qū)的議題類似,也都涉及到中央的交通部與地方職權的問題。然而柯文哲似乎未將與臺當局協(xié)調一事納入考慮,就率先丟出議題請大家討論,另表示“要為成功找方法,不要為失敗找理由”,似乎在暗逼不同意見的人都要同意他的意見,而且要找到成功方法,否則不就成為找理由的失敗者了嗎?

  若是柯文哲認為只要他認為可行的都應該被實現,否則就是在為失敗找理由,可以想見臺北市政在他主政下將會有不少災難,F在他已經當選了,只能祈求上蒼憐憫,讓柯文哲團隊盡早明白許多施政還是需要經過專業(yè)論證,不是想到那里,就說到那、做到那。否則可預見未來的臺北市政將只見禍害、不見改善。

[責任編輯:李杰]

海峽時評
深度幕后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