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中國臺灣網  >   地方  >   新聞圖片

“臺灣最會講故事的人”吳念真:最難的時光是現在

2014年08月04日 11:30:37  來源:新華網
字號:    

吳念真

  【個人簡介】

  吳念真,1952年生于臺灣,父親是礦工。1973年開始從事小說創(chuàng)作,曾連續(xù)三年獲得聯合報小說獎。1981年起,陸續(xù)寫了《戀戀風塵》《老莫的第二個春天》《悲情城市》等75部電影劇本,曾獲五次金馬獎最佳劇本獎、兩次亞太影展最佳編劇獎。主持TVBS“臺灣念真情”節(jié)目三年,舞臺劇代表作有《人間條件》系列等。作品《這些人,那些事》2011年9月由譯林出版社出版。

  【先鋒語錄】

  我覺得不一定要為死者悲哀,但會為生者流淚。

  八十年代的臺灣給我的感受太強了,現在怎樣都沒有辦法像從前那樣好了。

  我的家鄉(xiāng)在山坳坳里,很窮困,以前在這個地方還是可以活下來,現在就沒有什么過不去的了。

  白襯衫、牛仔褲、帆布鞋,圓圓的黑框眼鏡,吳念真看上去始終是《一一》中那個NJ的形象,一個內斂細膩誠實的好人,就像你我身邊的每一個ta。

  北京的秋天里,讀者見面會現場,他坐在人群中談笑著,帶著濃濃的臺灣本省人口音。過道里擠滿了來聽故事的人,人群中不時地爆出一片笑聲。

  人們都是奔著這個“臺灣最會講故事的人”而來。年近花甲,吳念真覺得自己似乎只剩下奇美的回憶,而“在幾乎無聲也無觀眾的演出過程里,和‘自己’對戲的另一個唯一的角色就叫‘回憶’”。那些發(fā)生在自己或旁人身上的往事,最終都被他變成文字、音樂、影像……向人們傳遞著一種能量和養(yǎng)分。

  在“中影”老同事、作家小野的眼中,吳念真“從頭到尾都是一個很好玩的人……在一群朋友面前吹噓那些我聽過N次的笑話還能口沫橫飛面紅耳赤”。而他自己從不忌諱“講故事是被訓練出來的”,更多時候是出于工作的需要。生活中的他不像人們看到的那樣喧鬧和風趣,常常愿意在安靜中思考。最感激的事是“書寫和閱讀”,而未來最想做的事是賣拉面和旅行。

  我已經沒有故鄉(xiāng)了

  吳念真從小生活在九份礦區(qū)的侯硐村,那里是一個金礦,村子里四百戶人家懷著同一個夢想去挖金子。那時候的四百戶就像一戶人家,不是叔叔就是伯伯、阿姨,每個人都是長輩,小孩子可以端一碗飯,從自己家吃到別人家,他們會把整塊魚放在你碗里,彼此之間沒有陌生。當時最恐怖的事是村里拉響警報,廣播上播放哪個井發(fā)生礦難,隨后教室門口就會出現一個穿得像“死神”一樣的人,叫著死難家屬的孩子,“XXX,來送送你的爸爸!

  他是村子里唯一念過初中的人。從小學四年級開始就幫鄰居讀信、寫信,不知不覺收集了很多故事和秘密,所以他的故事總比別人多。由于家境貧困,15歲那年他離開家鄉(xiāng)去臺北打工并在工作之余讀完高中。自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寫小說,講述礦工的故事,很單純地希望“政府能夠看到,來改變他們的生活”。后來開始創(chuàng)作劇本、寫歌詞,拍電影、廣告,做主持,演話劇……臺前幕后都是他的身影,唯一不變的是講“真實的故事”。

  《國際先驅導報》:在寫《這些人,那些事》時是怎樣的感受?

  吳念真:書里的那些故事都是生命的記憶。當時就想把生命的一點點記憶和人分享,通過書寫這個過程來抒發(fā)掉那些情感。

  我很感激上帝給我兩樣東西讓我不會發(fā)瘋,一個是書寫,一個是閱讀。比如這段時間精神狀況不是太好,太忙了,忙到有些厭倦、憂郁這樣子,我整天會抱著王安憶的《天香》,思緒就會進入早期的上海,可以暫時脫離某些不舒服的狀態(tài)。

  Q:你多次在不同場合講同樣的故事,比如計程車司機,比如初戀的故事,是否意味著這些故事有著特別的地位?

  A:老是有人說我很會講故事,其實我不是很會講。這可能是在很小的時候不經意被訓練出來的,就不得不去講。有些人的某些工作并不是天生就會的,是在溝通中不斷鍛煉出來的。

  Q:在你的回憶里最難割舍的是什么?

  A:我覺得還是最親近的兄弟姐妹吧。到我們這個年紀的人,五六十歲,就會覺得如果兄弟姐妹都在,那種感覺不一樣。除了親情之外還有屬于我們的共同的生命記憶嘛。可以互相安慰互相回憶,可是他們現在不在了,那部分的缺憾就很重。

  Q:很多故事都發(fā)生在故鄉(xiāng),現在還經;厝?

  A:那里現在沒有人了,我已經沒有故鄉(xiāng)了,這是最悲哀的。當年生活的村子已經變成了廢墟、一片荒草,只有兩棟房子的框架在那邊,其他什么都沒有了。我以前心情不好的時候經;厝タ匆豢矗r候的那些快樂,那些和你相處的朋友都跟著回憶回來了。另外一個意義是,我的家鄉(xiāng)在山坳坳里,以前很窮困,我就告訴自己說,以前在這個地方還是可以活下來,現在就沒有什么過不去的了。

  父親一代是“歷史的孤兒”

  “是日,東京初雪,多桑無語!碑斶@些字幕靜靜地流過畫面時,人們都止不住流淚。這是電影《多!返钠,兒子出差去日本,帶上父親的骨灰。

  這個故事吳念真也常常講起。父親從小受到日本的殖民教育,這一生最大的心愿就是要去日本的皇宮和富士山。在他死后多年,一次吳念真出差去日本,帶了他的骨灰,碰巧飛機快降落時,看到夕陽西下的富士山,吳念真就拿出骨灰,讓父親看一眼。

  在過安檢的時候,吳念真向日本機場安檢人員解釋盒子里裝的是父親的靈魂,講了整個日據史和他爸爸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情結。后面等安檢的隊伍一直等了很久,最后安檢人員弄明白了怎么回事,向吳念真深深鞠了一躬。

  Q:為什么會拍《多!?

  A:在我小的時候有這樣一個畫面,父親抽著煙望著遠處發(fā)呆。忽然,我聽見他喃喃地說,“就像一只鳥仔飛入籠……!”然后沒有下文,直到下山回家也沒有第二句話。這句話一直縈繞在我的腦子里,我拍《多!芬膊皇菃螁螢榱思o念死去的父親,是要拍那一代人,不被理解的、沉默的一代人。

  Q:父親一代給你什么樣的印象?

  A:你們可能不太懂,那一代人出生就是日本占領臺灣的時候,從小受日本的教育,根深蒂固。他們經歷的人生轉折是從“aeuio”變“bo po mo fo”?墒撬膬鹤幽畹臅鴧s告訴他日本是侵略者,所以只要聽到爸爸講日本的好話就會覺得很討厭。有時候想父親那一代人真的好可憐,他們是臺灣的“歷史孤兒”,沒有歸屬感,不曉得歸屬到哪里去。

  Q:你在書中說和父親的關系不是很親近?

  A:可能是受日本教育的緣故,父親很嚴肅,跟子女之間不親密,好像是很近的人其實好遠。你沒辦法知道父親的故事,他不會告訴你的,都是他的朋友,他的姐姐妹妹間接告訴我。

  Q:父親、弟弟、妹妹都是自殺的方式離開的,這里面有沒有內在的聯系?

  A:彼此沒有關系。我爸爸是礦工的職業(yè)病,他當時是沒辦法呼吸,很不舒服受不了了,他不要那種樣子很難看,所以蠻像日本人的,不要拖累小孩子,就這樣過去了。弟弟妹妹不一樣,妹妹是憂郁癥,弟弟是自己的生活遇到太多問題了,他已經沒辦法解決了。

  Q:他們這種方式離開對你看待生命或世界有沒有影響?

  A:當然會有。我小時候就是在礦區(qū)的,礦區(qū)平常就有很多意外的死亡,對死亡這件事就會有另外一種看法了,我覺得不一定要為死者悲哀,但會為生者流淚。

  最難忘八十年代的臺灣

  1985年,在東京的PIA雜志影展上,放映了《兒子的大玩偶》(1983)一片,講述了三部關于60年代初期臺灣尚未進入經濟高速成長期之前的貧民生活的故事。這部好評如潮的作品,改編自黃春明的三部短篇小說。后來,因這部作品中的三個短篇而初次登場的三位新導演——侯孝賢、萬仁、曾壯祥等人,領頭引發(fā)了臺灣電影的新潮流。

  而在那場紅紅烈烈的浪潮背后,靈魂人物就是年輕的作家吳念真。他和侯孝賢、楊德昌等大師合作,陸續(xù)寫了《戀戀風塵》、《老莫的第二個春天》、《悲情城市》等75部電影劇本,透過他的作品我們能看到臺灣的地方史、一些生活瑣事和各種各樣的面孔。

  Q:作為臺灣電影新浪潮的推手之一,80年代對你來說意味著什么?

  A:那是一段很難忘的歲月。那時候的臺灣,已經慢慢開始民主化,整個的思潮都已經在希望突破獨裁政治,不管是音樂、舞蹈還是文學,都好像在有一種新的力量在動,想要沖出去。各種各樣的力量匯聚在一起,最棒的一群人都朝著一個信念努力:希望把電影做好,希望臺灣電影可以讓全世界都看到。

  在一個蠻美好的時代,可以碰到一些蠻美好的人。他們有已經在臺灣拍電影的,你看出來那種聰明跟人家不一樣,像侯孝賢;還有剛從國外回來的人,像楊德昌、柯一正他們,后來越回來越多。

  Q:現在和當時的人漸行漸遠,會不會有一種失落感?

  A:當然會有。每一個時代都有每一個時代的風景,都有每一個時代的看法。

  Q:很留戀那個時代的臺灣嗎?

  A:當然。因為那個年代人和人之間比較單純,親密,沒有算計。到長大之后,城市已經都是工商業(yè)了嘛,感覺是有念書的在掠奪那些沒有念書的,人跟人之間充滿了算計。不應該說我特別懷念那個年代,而應該說那個年代給我的感受太強了,它那個模型、那個樣子太美好了,而現在怎樣都沒有辦法像從前那樣好了,所以會有一個落差。對那個東西有留戀,并不是說我一定要活在那個年代。

  Q:你覺得自己最艱難的時光是什么時候?

  A:現在。最艱難的時光就是現在啊。年輕的時候覺得什么事情都還有機會,即便要改變也都還有機會,做錯了也還有機會。到年紀大了負擔也大了,要再改變什么就要考慮得比較多一點。(《國際先驅導報》 記者 陳娟)

[責任編輯:楊笑]

相關內容

地方臺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系我們

聯系電話:010-83998731

长丰县| 平塘县| 湛江市| 汝州市| 应城市| 凤庆县| 成安县| 防城港市| 铅山县| 磐安县| 通河县| 石狮市| 合川市| 南漳县| 凭祥市| 仁寿县| 新民市| 文水县| 上蔡县| 兴文县| 海宁市| 瓮安县| 玛曲县| 宁夏| 吉安县| 常宁市| 简阳市| 南岸区| 吉林省| 秦皇岛市| 泽州县| 县级市| 临海市| 乐昌市| 特克斯县| 阳谷县| 厦门市| 黎城县| 三穗县| 九龙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