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學者:民族智慧釋疑 兩岸涉外事務應尋新路

時間:2013-01-17 13:28   來源:中國新聞網

  臺灣《旺報》17日刊載投稿文章指出,兩岸隔絕和爭斗多年,存在的問題不可能一夜之間解決,但是只要心存善意、關懷、尊重、包容,中華民族的智慧絕對可以超越現(xiàn)有的相關限制,并化解彼此的疑慮,找出一條涉外事務的“共同參與”道路。

  文章摘編如下:

  1月11日在北京舉辦了一場由兩岸退休“大使”為主要參與者的“夏合研討會”。共有兩岸重量級的“大使”與學者近30名,就國際、亞太、兩岸涉外事務交換意見。這是兩岸60多年來第一次外事人員歷史性會面,在兩岸關系的發(fā)展史上自然是歷史性的重要一頁。

  棄墨守舊規(guī) 應創(chuàng)新思考

  “方夏文化交流協(xié)會”為一群由大陸退休外事官員與相關學者所組成的團體。他們雖已非公職,但是對大陸處理臺灣“參與國際活動”事應有深入經驗與了解。

  大陸與會者期待兩岸在涉外事務上能夠有一些共識,包括:第一、堅持“一個中國”,兩岸的“國際參與”不應形成“一中一臺”或“兩個中國”,并認為“九二共識”是兩岸互動一個很好的基礎。第二、透過協(xié)商是解決問題的唯一途徑,兩岸不宜在涉外事務上單打獨斗,任何問題都可以拿出來談,如此可以避免兩岸的內耗。第三、有關兩岸涉外事務的處理應該依照“尊重現(xiàn)狀、個案處理、先易后難、循序漸進”等原則。第四、涉外事務與兩岸關系發(fā)展無法分開單獨處理,并認為兩岸應該自行協(xié)商解決涉外事務問題,不要透過外面力量來處理。

  以共同智能 啟歷史新頁

  臺灣方面的與會者此行并不代表臺灣當局,亦有各人不同的見解。包括:第一、程建人表示,“國際空間”是臺灣民眾普遍關心的事,在思考兩岸“國際參與”問題時,兩岸不要再墨守舊規(guī),而應以創(chuàng)新的概念或模式來思考,如此才能夠讓兩岸從目前的和平走向統(tǒng)合。第二、“共同”應是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的核心詞,兩岸統(tǒng)合學會即主張以積極的“國際共同參與”一詞來補充“國際空間”用語的不足,其意義也在于兩岸應該尋求在國際間的“共同出現(xiàn)”以共同維護中華民族的利益。

  兩岸斗爭已經60余年,問題不可能在一夜之間解決,與會者均認為“夏合會”是一個好的起步,以后會繼續(xù)在各地舉辦,成為一制度性的溝通管道。相信只要心存善意、關懷、尊重、包容,中華民族的智能絕對可以超越現(xiàn)有的相關限制,并化解彼此的疑慮,找出一條“國際共同參與”的道路。(作者張亞中 兩岸統(tǒng)合學會理事長、臺灣大學政治學教授)

編輯:吳曉寒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

栾城县| 南雄市| 桐乡市| 内黄县| 都昌县| 宝应县| 岳普湖县| 六安市| 合肥市| 乐山市| 自贡市| 隆子县| 蒲城县| 盐亭县| 普兰店市| 曲阜市| 新余市| 双柏县| 靖安县| 庆阳市| 遂昌县| 余干县| 定结县| 隆尧县| 吉木萨尔县| 洛浦县| 广灵县| 修文县| 莒南县| 江源县| 通江县| 宝鸡市| 伊宁市| 永泰县| 龙泉市| 阿荣旗| 淳化县| 晋州市| 察隅县| 深水埗区|